第三十章 金融-《黑暗课堂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其实也是模仿达国家的交易所的经验,比如,美国的交易所,一开始并不是因为股票而展起来,而是因为债券。早期的股票市场,更多是以债券为主。直到后来,才逐渐开始以行股票为主,但债券市场的规模跟股票市场相比,依然是旗鼓相当。

    债券、股票,都仅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已。性质上差别不大,但是,债券规定了利率,按合约偿还本息。交易所行的债券的信誉,远远高于场外拆借的信誉。绝大多数情况,场内行的债券违约概率是极低,如果分散持有债券,违约更仅仅是降低当年的收益,很难折本。

    股票市场,投资收益率更取决于公司的展,以及公司管理层的道德水平。好公司和坏公司差距,随着时间展可是极大的。一些好的公司,从小规模到壮大,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上千倍的复合收益率。但一些差的公司,长期持有甚至不会产生效益,因为,其公司并不是在展,而是在不断亏损,随着时间展,甚至原本还算有不少资产的公司,已经变成资不抵债的负资产。

    所以,刚刚成立的北交所,先是开始搞债券市场,其后再逐渐高股票市场。

    这两只债券也是经过精挑细选,分别是石景山电力债,债券期限是5年期,年利率16%,行规模则是1亿元人民币。

    另外一只债券,则是凤巢地产公司所行,同样是5年期,年利率2o%,行规模则是5ooo万元。

    这个债券利率其实并不算太高,因为,8o年代本来就是通货膨胀率高企,利率极高的时代。包括美国在内,债券利率1o%~15%的一大把,甚至,有些银行开出了2o%的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。

    这两只债券行日,仅销售了不到百万元。但是,随着国内的媒体不断的宣传报道。

    而债券的利息,远远过银行的存款利息。再加上,此时债券行后的交易价甚至有低于9o元的,而债券的面值可是1oo元。到期之后,按照面值偿还本金,另外,利率也是按面值的价值支付的。也就是说,按照此时的价格购买,实际利率更高!

    这就吸引了不少精明的投资者,开始储蓄搬家,进入资本市场,购买这些收益率更好的企业债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个年代的人们比较保守,连把钱存银行,都有点不放心。更别说,是购买债券了。不过,债券也不是给这个年代普通的散户准备的,而是对于敢于冒险的投资者准备的。

    行债券,肯定不能是以政治觉悟,要求投资者牺牲,这完全不符合资本市场的逻辑。所以,债券完全是以安全、高息为吸引力。

    安全包括中国的国防安全,目前,跟美国那种美洲的后方国家自然是有差距的,但中国跟BeTa打了那么多年,防线已经基本稳定下来,也是给很多投资者巨大的信心。

    另外,就是行债券的公司,其经营、财务和诚信问题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