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无论什么年代,要想功成名就,考古都不算是个好的选择。 王一光想转系,无可厚非。 只是...... “这恐怕没那么容易吧?” 王一光笑道:“不容易也得试试,我实在对考古提不起丝毫兴趣来。” 顿了顿,他又道:“说实话,我感觉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,经济学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,契合时代的发展需求。” 宋子瑶多看了王一光两眼。 本专业的许多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感到茫然,他倒是能看得清。 不得不说,王一光这人的眼光和手腕都挺出色的。 也不知上辈子这人是个什么光景,跟陶春妮又是怎样的结局。 回去以后,宋子瑶便问了谭今贺。 谭今贺摇头道:“虽然生活在一个大队,但我并没跟王一光和陶春妮打过什么交道,没有关心过他们的情况。”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,第一年考上大学的只有陈默一个人。 至于王一光是靠后来考上大学回城,还是靠政策回的城,以及他有没有抛弃陶春妮...... 那会谭今贺正困囿于杨家的事,哪有心思关心跟自己没交集的人和事? 当然也就没有记忆。 宋子瑶听了有些失望。 谭今贺摸摸她的头发,又亲亲她的额头,低声道:“别管那么多了,别人的事情你操心有啥用?” 宋子瑶叹了口气道:“我只是有些担心春妮,抛妻弃子的人太多了,担心她也成为其中一个。” 谭今贺却道:“你的担忧也许不会成真。” “嗯?”宋子瑶诧异地看着他。 “王一光虽然重利,但对陶春妮也是有情才结婚的吧。” 谭今贺解释道:“有件事你不知道,在王一光当上公社干事之前,是有个回城的机会的。” 回城指标很少,但不是没有。 大多都是以病退的名义。 办病退的关键,是城里要有接收户口的地方。 听谭友平说,王一光之前是拿到过他家那边厂里的接收同意了的,已经找谭友平谈过了此事。 只要大队放人,他就能回城了。 这件事据说是王一光自己促成的,没有家里帮忙,在跟陶春妮谈恋爱之前就开始谋划了。 但后来,王一光放弃了回城,选择跟陶春妮结婚,去公社当了干事。 这件事只有谭友平知道,陶会计都是不知道的。 宋子瑶惊讶道:“这么说,王一光为了陶春妮放弃了回城?” 谭今贺想了想,道:“可能......算是吧。” 王一光回城后是没工作的,只能当个无业游民,看家里的眼色过日子。 但,好歹是回了城,工作慢慢找,也有希望。 第(1/3)页